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读不懂公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高官版解读”-华尔街见闻
昨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沿用了去年的定调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但也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何为稳健和松紧适度?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稳健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是中性的意思,既不大铺张也不大紧缩,现在没有必要、也没有太大的空间去搞大的刺激,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最优选择。马骏解释,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总量保持合理的货币增速;2、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把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3、继续支持结构调整,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尤其要满足三农、小微企业、和一些民生领域的融资需求。与马骏同时接受采访的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新常态的核心意思是结构改善,中国经济现在增速下降是在为今后恢复到比今天更快的增速做准备。他预计,明年GDP增长目标可能下调到7.0%左右;明年上半年稳增长压力比较大,下行压力还会持续;下半年在房地产行业基本稳定甚至略回升的推动下,经济增长可能有所上升。以下央视采访马骏的内容由金融号金羊毛工作坊提供:问: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放缓吗?马骏:总体来看,全球的经济,我估计在明年呈现一个缓慢复苏的态势。回到中国的情况,我估计明年的中国经济会同时面临上行、下行两方面的压力,比如出口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等领域的压力。因此我认为当前宏观政策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我想至少有三个理由:1、 中国经济正在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转型,服务业比制造业能吸纳更多就业,加之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所以就业不成大的问题,就不需要大的刺激;2、 过去几年,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们杠杆率的上升比较快,房地产、部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杠杆率已经过高,金融风险加大,因此继续靠加杠杆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不大。3、 过度刺激短期内可以把经济增速拉得很高,但是很可能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到高污染、高能耗和低端制造业,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会加剧产能过剩,不利于结构调整。综合来讲,我觉得核心的一个想法就是,我们现在没有必要也没有太大的空间去搞大的刺激,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李稻葵:现在的重点任务是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保民生、增加效益等等,这些的重要性超过短期内增长的重要性。所以2015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可能会比2014年要来的低一点,有可能从2014年的7.5%左右调到7.0%左右。具体来看,2015年的经济走势我趋向于前低后高。因为在2015年的上半年,宏观经济会延续2014年下半年,稳增长压力比较大,下行压力还会持续。到了2015年的下半年,整个经济运行的节奏可能会适当地加快。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总体上讲可能基本稳定甚至略有上升,这是支撑2015年下半年经济有所上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新常态我个人理解,第一句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第二句话,经济结构在持续地扎实地在改进;第三句话就是新旧增长点在交替。核心的意思就是结构改善。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速下降,我个人认为是在为今后能够恢复到一个相对比今天更快的增长速度做准备。换句话来讲,我认为我们并不是处在一个增长速度一路下行的过程,而是一个U型的,先慢一点,明年可能还会再慢一点。先慢一点,做好功课,做好结构调整,做好体制改革,培育好新增长点。如果这些工作做到家了,增长速度在未来还能够往上走一点。毕竟中国经济人均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当低的,毕竟中国经济还有大量的处于相对比较落后发展的地区,很多需求并没有满足,很多的增长点还存在。曹远征: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能达到7.4%左右,和我们年初定的7.5的目标几乎是一致的,通货膨胀也是比较低的,所以今年大概是一个低通胀,增长率也不是很高的一年。我们预计明年全年经济增长在7.2%左右,通货膨胀大概在2.4%左右,所以这个态势将延续到明年。在这个过程中间,中国经济依然存在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的关键还是稳增长。问:到底怎么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宏观调控真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吗?马骏: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稳健就是中性的意思。不要搞大的铺张,也不要搞大的紧缩。当然稳健货币政策还有些具体内容,我的理解是这么几条:一个从总量上来讲,保持合理的货币增速。另外一个根据经济和金融情况的变化,灵活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把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第三个,货币政策还要继续支持结构调整。讲得具体一点,就是要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以支持。尤其是要满足三农、小微企业、和一些民生领域的融资需求。最近降了贷款的基准利率,我想银行的存贷款的利率还没有完全进入到一个均衡状态,很多银行还在继续调整的过程当中。所以即使存款利率还没有明显地下降的话,我估计有些银行的利差会收窄,如果利差收窄的话,对降低融资成本,还是有意义的。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涉及到流动性的问题,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工具,来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另外,还有很多结构性的因素,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这些问题恐怕需要更长期地,结构性的改革加以解决。曹远征:货币政策可以稳增长,但并不能更好地提升经济增长。越是靠放水来刺激经济增长越是不可取。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应该是稳健的。最重要的是要靠企业,靠创新,靠积极进步,这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财政政策的作用在这方面可能会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从历史上来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核心,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发生在金融端,而是发生在我们的企业,因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就有销售困难,销售困难就没有还款来源,融资当然就难了,当然融资就贵了。所以需要大家的配合,一方面是稳定的货币政策,使它不出现太大的困难,但是另一方面,更需要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消耗过剩产能,这才能降低风险,真正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降息是否直接刺激了股市大涨?马骏:关于央行的宏观调控目标里面,是不是要放入稳定资本市场这一点,国际上有很大争论,但是基本上都没有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我想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我们的态度是关注资本市场,但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指数目标,本身不能作为央行调控的一个目标。很难说,货币政策的短期炒作跟资本市场的走势有非常明确的一对一的关系,因为资本市场包括股市,它反映的是很多因素的一个综合考量。最近的一些变化,我想对货币政策预期肯定会起作用的,但是还有其它作用在里边,包括历史上我们的估值可能过低,所以有一个恢复性的反弹。另外,最近的沪港通,我想可能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很多人预期外国人要来买A股,那么我何不先在A股里边占一个位置等等,我想这方面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最近的股市上扬。李稻葵:最近的股市的这一波的行情,我坚持认为是一个合理调整,早就应该出现这一轮的资产价格上扬的过程了。过去的一段时间,在调整之前的股票市场的价格太低太低,既没有跟上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的步伐,也没有跟上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的大趋势。所以这一轮的调整,我愿意称之为调整,而不愿意称之为牛市。这一轮调整恐怕刚刚开始,资本市场在补课,价格上涨是补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既然是补课的话,那就不可能很简单地一帆风顺,不可能永远是百分之一百的交满分卷子,一定会出现一些失误,价格的调整,价格的回车。所以我相信未来一两年的时间,资本市场价格都是处在总体上扬的进程中。这一轮股市的上涨应该说是机构投资者在推动,散户按比例上讲已经远远小于十年前了,甚至是五年前了,散户受益的比重还不算高,这本身不见得是坏事,表明我们的股市在成熟,更加理性了。所以这一轮的上涨,有可能有希望会比之前的,比如说2007年那一轮要来的更加平稳一点,更加理性一点,而不是大起大落。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