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市393万亩山林变身活资本 [复制链接]

1#

我市393万亩山林变身“活资本”


        本报讯(沈晓丽)7月6日,在红寺堡区太阳山镇茅头墩村葡萄种植产业基地,成片的葡萄林呈现在镜头里。该村村民韩霞正在为葡萄树摘除卷须。面对镜头,韩霞有些拘谨,她说不清楚承包了几年的荒山到底赚了多少钱。可现在,这片昔日的荒山在旁人眼中却成了一块宝贝疙瘩。


        在利通区,和韩霞有着同样眼光的农民马学山看中了离家不远的一片林地。“我是专门从事野生禽类养殖的。林改后,我从村上承包了一片树林,主要搞朗德鹅养殖。散养朗德鹅可以除去林间的杂草,粪便还为树木提供了天然养料,同时也提高了禽类品质,这可以说是多方受益的行业。”马学山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户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通过林改,将山地、山林以及成片林地承包到户,确权发证,由农户自主经营,对大沟、大渠和骨干林带由村集体统一签订管护承包合同,既提高了农民参与林木管护经营的积极性,也为政府减轻了压力,提升了管护成效。市园林局副局长马向东介绍,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并取得实效。全市纳入林改范围的集体林地面积共计393万亩,截至2012年底,勘界确权发证工作全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马向东说,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各县(市、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基本形成了林粮林菜林草种植、林下养殖、经果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五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一批林果旅游观光园、农家乐建立起来,全市经济林产业面积达到80万亩,林业产值达到17.2亿元,林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受益人,吴忠市茂源天然果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红利说:“我们公司主要从事苹果果汁深加工,我们为自己的苹果种植基地办理了林权证。同时与周边农户签订了苹果订单合同,保价收购农民的原料果。从企业来讲,既可以通过林权证抵押贷款,扩大生产,又能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经济林,这就是个双赢的好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